记忆中的开县“盐茶古道”
2011-01-06 10:51 来源:汉丰网 朱大勋 编辑:刘登平 评论4条人参与
朱大勋
在开县县境以北,有一条横贯东西的人行大道。这条大道,曾经人马熙攘数百年,后因商务不畅突然神秘退役,致使行人锐减,悄无声息。现如今,只留下依稀轨迹,几近从人们记忆中摸去。这就是当年东起开县温泉盐场,西至宣汉县南坝镇的“盐茶古道”。
这条大道,还可向两端路网延伸。东自温泉镇可延伸到云阳、巫溪直达邻省湖北地界;西由南坝镇可辐射到达州、巴州、南充及至陕南、甘南等周边地区。
县北“盐茶故道”开县段,东起温泉镇,途径县坝、马家沟、八角庙、钻洞子、水田、正坝、高桥、四方坝、界梁(窝口),进入宣汉县境,长约75公里。加上宣汉境内的路段,共计约120公里(估计数)。
这条古道,从当地自然、人文及路况来看,可能自有人类活动以来,就已经开发利用。老人们说,这是一条盐运大道,很早以前就有。祖上“湖广四川”进川以前,这条道路就很热闹。
我的童年曾在故道旁度过。大道萧条前夕,上小学时每天从大道的一小段路途去去来来,或在道旁玩耍,印象颇深;大道萧条少有行人之初,正好上初中,就读于开县温泉中学,约六十余里的行程,至少走过二十多个来回,对其冷清寂寞,亦多有感受。如今时过境迁,回忆童年生活,古道往事历历在目。
当年,这条大道极具人气。每天经过的行人,少则四五百,多达七八百人次。有成群结伙、状如长蛇而行的大商队,也有三三两两,或单独前行的小本生意人。行人中主要是肩挑背扛的劳动者,负重货物多为食盐,也还有别的许多东西。记得那时,行走在山道上的商队,绝大多数都是些有说有笑的盐贩子,长衫头巾的通南巴川北口音的人特多,也有来自陕西、甘肃一带,当地人管叫陕西老二。多数是挑夫,也有背二哥。背老二中有不少年青女子。还有以马、骡、驴驮运货物的,这种人不用说就是从陕西过来的。商货的流动方向大体是,从东边温泉方向路过的主要是食盐,还有茶叶、桐油、羊皮、猪鬃、药材、百货等,由此积运到南坝,再转运分散到周边地区,也有的直接运至更远的目的地。茶叶一般直运陕西。从西边南坝方向路过运往温泉、和谦方向的,有肉类、肥猪、大米、布料、以及日用百货等,回头运回食盐。也有不少空担去温泉运盐的。这条大道可直通湖北老河口。有一次,一支大商队停在附近一家店子里,向当地人销售,据说是从老河口采购过来的商品,有不少日本商货。这类商队大体是来自川鄂边境的跨省商人。行人中骑马、乘轿、坐滑竿的也不少,轿子里有时坐着阔太太。那时战争不断,通道受阻,这条道路相对便捷安全。